
海南騎行。
海南島擁有美麗迷人的熱帶自然海濱風光,南國特有的椰風海韻、沙灘,還有熱帶雨林景觀和山岳景觀,以及濃郁的彝族等民族風情,是國內騎行游熱門目的地。在海南騎行有很多條路線一般很多,游客想看海的話,可以圍繞著海南島進行環島騎行,如果你喜歡熱帶雨林風景的話,可以從海南島中部穿越過去。不過由于中部山路較多,如果獨自一人的話,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好是結伴同行。
環海南島季節是從國慶節到來年4月,這段時間海南島溫暖濕潤,鳥語花香,為你的騎行提供舒適的外部環境。海南風光優美,道路情況良好,騎行難度適中,“環海南島”已成為眾多騎行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線路。
騎行路線
海南騎行路線主要有三條:東線、西線、中線。起止點為海口和三亞,可以是海口-三亞,也可以是三亞-海口。整體強度:中線>西線>東線
東線
東線北起海口,途經文昌、瓊海、萬寧、陵水至三亞,全長大約420公里,一路上大多依著海岸線走,集中了椰風海韻的精魂,薈萃了海南悠閑的人文勝跡。沿途有較多景點,旅游設施也開發得比較完善。東線是熱門的路線,一是由于東部開發較完善,路況好,城鎮景點密集。二是道路更靠近海岸線,看到海的機會多。大多騎友會選擇海口出發,到達三亞后順帶玩幾天。
東線是海南旅游經典的一條環島騎行路線,不但路況極佳,且大多數沿著海岸線走。東線途經海口、文昌、瓊海、萬寧、陵水和三亞,一路繁華,補給充足,風景名勝和美食名產多。沿著東線騎行,從海口至陵水的地勢起伏不大,陵水至三亞路段較多起伏,但難度也不會太大。沿著東線開始順時針環島是眾多騎友的選擇,一路上除了能感受到大海的波瀾壯闊,還能邂逅那碧波蕩漾的萬畝椰林。在東線悠然地騎游一圈,迎著朝陽送走落日,任海風輕撫臉頰,心也會慢慢沉淀下來,變得寧靜。或許在這椰風海韻的世界里,留在綿延沙灘上的細長的車輪軌跡,在夕陽的余暉下也是一道唯美的風景。
騎行天數一般為4天,路線有國道版(短線)和省道縣道版(長線)兩種:
國道版(藍色),總長373km:
Day1:海口——文昌 105km
Day2:文昌——瓊海 60km
Day3:瓊海——萬寧 72km
Day3:萬寧——三亞 136km
從海口沿著201省道經過文昌到達瓊海,然后沿著223國道一直騎到三亞。體力好的騎友第二天可以直接騎到萬寧,三天完成東線。
省道縣道版(圖中黑色),總長425km:
Day1:海口——龍樓 118km
Day2:龍樓——博鰲 84km
Day3:博鰲——興隆 107km
Day3:興隆——三亞 116km
跨過海文大橋沿著206省道到達龍樓鎮,龍樓附近有景點銅鼓嶺和石頭公園可游玩。從龍樓出發沿著360國道跨過清瀾大橋后進入201省道,到達長坡鎮后拐入341縣道,到達潭門鎮后跨過潭門大橋沿著濱海大道進入博鰲。第三天從博鰲出發順著博文路、龍潭路、迎賓路、東海路進入428縣道,回到223國道,到達和樂鎮,沿著420縣道到達港北村碼頭,坐渡輪到達對岸,途中會經過景點大花角,沿著432縣道可向西到達萬寧,也可在烏場村拐入濱海景觀大道一直南下,進入435縣道到達神州半島、在石梅灣附近過夜,也可沿著蓮興路、興梅大道到達興隆。第三天無論是住在萬寧、神州,還是興隆,第四天都要翻越東線點——牛嶺,然后沿著223國道一直到達三亞。
西線
相對東岸,海南西岸開發晚,少有游客涉足,加上距離長,看到海的機會少,因此西線冷門得多。環海南島西線比較清靜,城鎮密集度低一些,而且離海邊距離較遠,所以路上的騎友也更少。沿著西線騎行,從三亞出發,途徑東方市、儋州市,后抵達三亞。
西線有著海南旅游獨特古老原始的自然風情,它的美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祖先的文化饋贈。它除了擁有于海南其他沿海地區一樣的陽光、大海、沙灘外,還較為完整地保存著許多原始森林和熱帶雨林,以及上千年的古城池和歷史遺跡。騎車穿梭于林間、古城,靜靜地感受自然,尋覓古代文明。
騎行天數一般為4-5天,路線有國道版(短線)和省道縣道版(長線)兩種:
國道版(圖中藍色),總長408km:
Day1:海口——儋州 115km
Day2:儋州——東方 125km
Day3:東方——佛羅 66km
Day4:佛羅——三亞 102km
基本都在沿著225國道走。從海口出發沿著225國道到達澄邁后,進入266縣道從內陸繞一圈,回到225國道到達儋州,繼續沿著225國道到達東方市,然后途經佛羅鎮到達三亞。
省道縣道版(圖中黑色),總長490km:
Day1:海口——臨高 100km
Day2:臨高——白馬井 95km
Day3:白馬井——東方 115km
Day4:東方——鶯歌海 80km
Day5:鶯歌海——三亞 100km
從海口的南一環路出城后沿著金馬大道到達福山鎮,然后沿著306省道到達臨高。之后沿著306、308省道到達白馬井。途中可以從513縣道拐去中和古鎮參觀東坡書院,或由經500縣道海邊看火山海岸,在洋浦鎮可參觀千年古鹽田。離開白馬井沿著315省道在白馬井互通高速路口拐進504縣道,然后馬上進入207鄉道,沿著鄉道一直走合入225國道到達東方,可去西郊的魚鱗洲看日落。第四天到達佛羅鎮時可以拐進780縣道來到鶯歌海鎮看鹽田,第五天到達三亞。
中線
海南中線是一條縱貫線,翻越中部山區,途經海南島峰——1867米的五指山。對于喜歡熱帶叢林,探尋當地黎族文化騎友可選擇此線。中線途經五指山,跨保亭、通什、瓊中、屯昌四市縣,經濟相對較落后,主要聚居黎族、苗族同胞,保留著本民放的風情和生活習慣。全長約300公里,山區路段體力消耗經較大。較少人選擇騎行這條線路。
相對于海南環島騎行東線而言,中線并不是人們常規旅游的,然而中線途中經過黎族、苗族兩個少數民族聚居地,郁郁蔥蔥的山景和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卻是海南其他線路所不能比擬的。如果想要深入地了解海南的本土文化,中線騎行便是好的選擇。中線途經三亞、五指山、瓊中、屯昌、海口,路線起伏較大,需要翻越3座山,要做好心理準備。中線一路上爬坡下坡較為頻繁,并且其中不乏像大本嶺和阿陀嶺這樣的峻峭山嶺,體力欠佳的車友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總長308km:
Day1:海口——屯昌 95km
Day2:屯昌——瓊中 52km
Day3:瓊中——五指山 76km
Day4:佛羅——三亞 85km
路線沿著224國道一通到底,但是后面三天都是盤山路,爬坡較多。第三天翻越海拔778米的阿陀嶺,13公里上坡,8.5公里下坡,對體力有一定要求。
環線
以上三條路線可兩兩組合成:東線+中線,西線+中線,東線+西線。
東線+西線是真正意義上的環島,分為國道版和省道縣道版(當然還有更小眾的鄉道版)。一般騎友都會在三亞或海棠灣修整1-2天再出發。除去修整日,環島一圈大概需要8-10天。
國道版(內圈),總長781km:
Day1:海口——文昌 105km
Day2:文昌——瓊海 60km
Day3:瓊海——萬寧 72km
Day4:萬寧——三亞 136km
Day5:三亞——佛羅 102km
Day6:佛羅——東方 66km
Day7:東方——儋州 125km
Day8:儋州——海口 115km
內圈除了三亞,全程看不到海。
省道縣道版(外圈),總長915km:
Day1:海口——龍樓 118km
Day2:龍樓——博鰲 84km
Day3:博鰲——興隆 107km
Day4:興隆——海棠灣 78km
Day5:海棠灣——三亞 37km
Day6:三亞——鶯歌海 100km
Day7:鶯歌海——東方 79km
Day8:東方——白馬井 115km
Day9:白馬井——臨高 95km
Day10:臨高——海口 102km
6、沿途看點
騎樓老街
海口騎樓主要分布在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是海口市區特色的人文景觀。沿街建筑大多是20世紀初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筑風格所建,中西合璧,很有年代感和煙火氣。可在騎行前一天或是后一天參觀。
木蘭角
木蘭角是海南島的北角,可從206省道從西坑村岔路口拐進007鄉道一直走到海邊就是了,12公里鄉道,全都是鋪裝路邊,偶爾有爛路,來回加上游玩大約要2.5小時。若出門晚了天很難到達文昌市,因此要去木蘭角務必提前2-3小時出門。木蘭角和“花木蘭”沒有關系,名字來源于此地礁石遍布海流湍急,自古有很多漁船在此失事,岸邊能看到很多爛木頭,是為“木蘭(爛)”。1995年在此角建成了木蘭燈塔,高75米。
月亮灣
月亮灣是一片月牙形的沙灘,位于206省道沿線,與龍樓鎮的銅鼓嶺南北相望。如今海灘邊正在緊鑼密鼓開發小區樓盤,相信不久的將來原始的海灘將不復存在。若騎206省道,可從月亮灣樓盤入口進去,省道上有很顯眼的標識,大約3公里到海邊。
銅鼓嶺
銅鼓嶺位于龍樓鎮東北,是海南島東角,素有“瓊東峰”之美稱。銅鼓嶺主峰海拔338米,三面環海,山上有各色山石和多座寺廟,在山頂觀景臺可眺望月亮灣,景色非常好。從龍樓鎮上過去8公里,打車15-20元,也可騎行或在客棧租電動車過去。景區游玩大約需要2-3小時。
石頭公園
石頭公園位于銅鼓嶺的南側的銅鼓角,比起銅鼓嶺,這個銅鼓角才是真正的海南島東角。石頭公園以海蝕石出名,海邊的大石頭被海水侵蝕出縱橫交錯的紋路,這里也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宋氏祖居
宋氏姐妹的祖居,位于昌灑鎮古路園村。如果走203省道可以順道參觀。離開昌灑鎮2公里后根據指示牌右拐,3公里后到達。門票:15元;開放時間:8:00—18:00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位于文昌東郊,可以從清瀾碼頭坐船過去,也可以走清瀾大橋。如果從樓龍鎮過來,則可以從航天大道拐進椰林路順道探訪,往返14公里,自行車不能騎進公園。這片椰林是海南大的椰林。
玉帶灘
玉帶灘位于博鰲鎮的萬泉河入海口,與媽祖廟隔河相望,是一條自然形成的狹長沙灘半島,全長8.5公里,一側是海,一側是河,一沙之隔兩側水域顏色各異,十分神奇。從鎮上的碼頭可以坐船過去,游船游覽出海口、登臨玉帶灘往返需1小時左右。也可以在亞洲論壇成立會址坐公交從南側陸地繞過去。開放時間:07:30—18:00,門票35元。
另外,博鰲鎮上的公共沙灘也相當不錯,人少水質好,邊上還有很多有氛圍小酒吧。
博鰲亞洲論壇會址
博鰲亞洲論壇會址有兩個,一個是成立會址,在鎮南部,是個酒店。另一個是永久會址,在南郊的東嶼島上,是個收費的景點。
大花角
知道大花角的人不多,即是在本地也不出名。這個海角位于萬寧市以東大約20公里的地方,從萬寧專程騎行來這里需半天時間。有的騎友會從博鰲到萬寧途中選擇繞外圈縣道順道走訪大花角,這種走法需從和樂鎮沿著420縣道一直到港北碼頭,坐小船到達對岸,然后沿著432縣道在聯豐村拐進一條很不起眼的小路,路口有一塊“大花角美發”的牌子。到達路盡頭的停車場后,穿過一片小樹林來到海灘邊。大花角的特色是到處遍布著渾圓的鵝卵石。
石梅灣
石梅灣可以說有著全海南美的沿海公路,非常適合航拍沿海騎行的畫面,被譽為東線美的景點。想去石梅灣的騎友第三天可以從博鰲出發,晚上住宿神州或石梅灣。
分界洲島
分界洲島是位于牛嶺東南海面上的一個小島,距陸地1.2公里。顧名思義,和牛嶺(分界嶺)一樣,它位于萬寧市和陵水自治縣的分界線上。這條分界線不僅是行政分界線,更是地理和氣候的分界線。北面以平原地地型為多,南面以山地為多;北部氣候相對溫暖,空氣的濕度較大,降雨較多,而南邊氣溫要高出兩三度,陽光充足,但干燥少雨。只能從高速走,自行車不能騎過去,所以需在萬寧或興隆坐公交,在牛嶺隧道口下車。
興隆熱帶植物園
興隆鎮上除了溫泉外,還有一個熱帶植物園,園內共有植物1200多個品種。對熱帶植物感興趣的騎友可以在興隆多待一天,半天參觀植物園,半天泡溫泉休息。溫泉一般在冬季才開放。
亞龍灣
亞龍灣是三亞市以東10公里的一個海灣,擁有7千米長的月牙形沙灘,沙質潔白細膩。游客能到達的南端應該是三亞角的鹿回頭景區。在三亞修整的時候可以花半天時間前往亞龍灣進行出海、潛水、沖浪等水上運動。
三亞附近景點密集,如東島、西島、大東海、鹿回頭、海棠灣的蜈支洲島等等。離開三亞前往西線的天還會路過天涯海角、南山、大小洞天等景點。
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位于三亞市區以西40多公里的崖州區,離開三亞天便會路過,古城就在225國道邊,無需特地繞路。崖州在宋以前為土城,南宋始砌磚墻,后經元、明、清三代擴建,成為一座規模較大的城池。民國和新中國時期古城墻遭拆除和破壞,現僅存文明門、北門小段城墻。現在人們能見到的是后來修葺過的,顯得修舊如新,乍一看還以為到了橫店......古城不收門票,城內有一些古建筑供參觀,市井街巷也很有生活味兒。
鶯歌海鹽場
與游客成群的三亞相較,毗鄰的鶯歌海鎮似乎很少有人造訪,人們不知道,海南大的曬鹽場就在這里。背靠尖峰嶺,面朝大海的灘涂邊一格格鹽田就如上帝的調色盤。前往鶯歌海鎮有兩條縣道,分別從黃流鎮和佛羅鎮出發,黃流鎮這條路況較差。鹽田位于鎮子東南側,離鎮中心大約2-3公里距離。
魚鱗洲
魚鱗洲位于東方市西郊,是海南島西角。岸邊的礁石上矗立著一座白色的燈塔,沙灘上一排巨大的風車在夕陽下緩緩轉動,是看日落的好去處。魚鱗洲離東方市中心約有5-6公里。
棋子灣
棋子灣據說是西海岸好的海灘,沙質潔白細膩,水質清澈見底,游客稀少,對于騎友們來說美中不足的是位置非常偏。要去棋子灣必須在東方市和白馬井(洋浦)之間多花一天時間,住在昌化或者附近的村子。如果是逆時針(由北到南)的話,需從225國道的孔車村拐進331省道,騎行42公里,直接到達棋子灣。如果是順時針(由南到北),則要從東方市沿著海岸騎,從三家鎮渡口坐船去大風村,再沿著331省道到達昌化鎮,繼續向北騎6公里到達棋子灣。加上游玩,至少要耗費一天時間。
千年古鹽田
這個古鹽田位于洋浦鎮的鹽田村,靠近308省道,可順路參觀,無需門票。據說這里是海南早采用潮汐日曬法的制鹽場,至今完整保留著原始民間制鹽工序,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
火山海岸
火山海岸也叫龍門激浪,是海南的火山石海岸地質公園。位于儋州市龍門村,靠近洋浦鎮,可以參觀完千年古鹽田后前往。從308省道拐進500縣道,騎行12公里到達峨蔓鎮,然后沿著133鄉道繼續騎5.5公里到達海邊。
東坡書院
東坡書院位于儋州市中和鎮,是蘇軾晚年被貶之地。東坡在此建立了“載酒堂”,給海南學子講學。三年間,海南人讀書求學蔚然成風。東坡離開海南后,為了紀念這位傳播中原文化的先驅,海南人民在載酒堂的原址修建了東坡書院。從208省道拐進513縣道到達中和鎮,原路返回走208省道到達洋浦后可參觀千年古鹽田。
臨高角
臨高角是突出于瓊州海峽的幾個岬角之一,當年解放軍就是從這里登陸,解放海南島的。如今的臨高角是一處紅色景點,有紀念公園和燈塔可以參觀。臨高角離臨高縣城大約12公里。
環島前的準備:
租車(自帶自行車也行)、找好騎行隊友、備好騎行需要用的物品。
海南環島騎行是一項充滿挑戰和冒險的運動,需要充分準備和計劃。
1、 準備/身體:騎行需要較好的體能和耐力,事先應進行適當的體能訓練,以保證身體的機能和健康,肌肉酸痛和損傷。
2、 裝備準備:選擇一輛輕便、舒適、可靠的自行車,帶上充足的飲水、食品、工具和備胎,以應對意外情況。
3、 路線規劃:根據自身情況,確定路線和騎行里程,事先了解路況和氣象狀況,做好應對措施。
4、 安全注意:騎行過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穿著安全頭盔、亮色衣物和反光背心,遵守交通規則,保持警覺。
5、 休息調整:騎行過程中適時休息,補充能量和水分,緩解疲勞,調整心理和情緒。
6、 妥善處理垃圾:保持環境衛生,隨手處理垃圾,不亂扔垃圾,愛護自然環境。
7、 感受路線美景:在騎行過程中欣賞海南的美景和自然風光,感受島嶼的自然魅力,體驗這段難忘的旅程。
騎行必備物品:
· 騎行服(新手必備,這個可以緩解長時間騎行引起的pp 的疼痛,還能順便防曬)
· 防曬霜(海南紫外線真的強,如果不想曬成黑炭或曬傷,防曬霜一定必帶)
· 運動鞋(沒有必要用專業的騎行鞋,舒適的鞋子即可,順便帶雙拖鞋,抵達任何一個地方后就可以換上拖鞋啦,現場買也可以)
· 大毫升水瓶(建議帶上,可以省下很多麻煩,環島路上有不少路段都碰不上商店)
· 騎行手套(這個一定要帶上,不僅能防曬還能緩解手長時間握車柄摩擦引起的疼痛)
· 洗漱用品(毛巾、牙膏牙刷、旅行裝沐浴露等)、
· 騎行腰包(這個很方便,可以把手機身份證等小件放騎行腰包里,半路休息需要手機或者身份證時就很方便)
· 換洗衣物(海南一年四季如夏,帶上夏裝便可,不宜帶過多)
· 花露水或驅蚊水(海南基本熱帶城市蚊蟲比較多)